陈果和高玉良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,可血缘这东西总是很奇妙,能让人与人在无形中长出习惯和羁绊。
高玉良老家是天津的,陈果来不及收拾东西就和一行人到了天津,那行人里有她过年时匆忙见过一面的大伯,奶奶,姑姑,姑父......
回到天津老家,高玉良的丧事办了三天,每天都有许多前来吊唁的陌生人,而爸爸新家里的“亲人”,陈果始终都没有见到一个。
陈果在天津待了一周,有天吃晚饭时,桌上的几位长辈开始商量她以后上学的事。
陈果一直不说话,但心里很明白,那家人不要她了。
对此,陈果并没有感到意外,因为她们本来就不是一家人。
第二天,陈果被姑姑高玉红领回了家,路上她握着陈果的手,眼眶里噙着眼泪说:“你奶奶年纪大了,还要照顾你大伯父,实在有心无力,你跟姑姑回家吧,日子虽然不富裕,但绝对不缺你吃穿。”
陈果听到这话时,忽然想起了姜忱,高玉良和姜芸结婚时,她也跟自己打过类似的保证。
但貌似没什么用,都是一句空话而已。
陈果没有说话,高玉红只当她是才失去父亲难过不想说话,抬起手揉了揉她头发,安慰:“都会过去的。”
转学手续迟迟没有办好,陈果没有上学,但也没去催高玉红,因为有几天晚上出来上洗手间,她听见高玉红在因为她上学的事和丈夫争吵。
陈果知道自己的存在给这个家庭造成了负担,想过换个地方,但隔天一早起床看着陌生的环境,心境突然又变得平静下来,照常洗漱,吃饭。
她在矛盾中说服自己早点习惯。
高玉红有两个女儿,大的读初中,小的刚上小学。
不想总听高玉红和她老公吵架,陈果主动提出接送高玉红的小女儿上下学,给夫妻俩省点事。
那段时间,陈果十分认真负责地接小的放学,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,把孩子接到高玉红和丈夫开的小面馆里后,还顺便辅导起功课。
偶尔还会在学校门口给那小孩儿买点辣条,烤肠,棒棒糖一样的小零食。
小孩子最好哄,渐渐的,开始在高玉红和她丈夫面前说些喜欢陈果姐姐的话。
高玉红特别欣慰地看了一眼自己女儿,笑着问:“喜欢陈果姐姐,那就让陈果姐姐一直住在咱们家好不好?”
小姑娘兴奋地拍手,“好啊好啊。”
可能是因为没有吃闲饭了,高玉红的丈夫对陈果态度有所转变,晚上吃饭时,主动问陈果想不想学他捞面的本事。
“学会了,以后咱在市里开个分店。”
高玉红瞪了男人一眼,“学什么捞面!等转学手续办好了,果果还要回去读书的。”
男人沉下脸,不快地说:“你以为教育局是你家开的啊,想转就转,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,读书有什么用,反正迟早要嫁人的,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。”
高玉红把筷子一放,红着眼指责她男人,“你知不知道我哥就这么一个女儿,你让果果去学捞面,你良心下得去吗?”
男人阴阳怪气道:“也就你把人家当哥了,人家把你当妹了吗?人家常年待在上海,跟你走动几回啊。”
高玉红眼看就要歇斯底里,陈果突然问:“姑父,捞面难学吗?”
高玉红脸上一愣。
男人也很意外这孩子居然愿意,他转过头看了陈果一眼,说:“不难,人家没读过书的都能学会,对你来说肯定不难。”
陈果说:“那我试试吧。”
高玉红站起来把陈果拉到店外,不由分说地把她数落了一顿:“你现在正上学呢,不操心读书的事,学什么捞面。”
陈果解释:“现在转学手续还没办好,先学个手艺也好。”
高玉红怎么也不肯,给她说了许多上学的好处。
陈果很认真地倾听完,但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。
因为每当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做某件事时,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故。
渐渐的,她就不爱打算了,也不喜欢有目标。
不知道是不是高玉红晚上又和丈夫说了什么,男人没再提让陈果学捞面的事。
陈果每天也不让自己闲着,继续负责接送高玉红的小女儿上学放学。
她可以没有人生理想,没有目标,但她要吃饭。
陈果每晚睡前都会胡思乱想,如果哪天她连吃饭的欲望都没有了,那她就真正自由了。
时间一晃,陈果在天津住了已有小半月,她适应能力强,慢慢不再去钻牛角尖思考过于深奥的问题,比如喜不喜欢这样的生活,这样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,是否有继续的必要。
她每天就机械地活着。
呼吸,吃饭,睡觉,一边绝望一边等待。
这天照常下午五点半去接孩子,接到时,小姑娘说要吃汉堡,陈果用手机搜了下最近的快餐店,路上交代小姑娘,“半个小时要吃完,不然作业写不完了。”
小姑娘哭丧着脸,跟陈果抱怨:“可今天周五哎,我不能明天再写作业吗。”
陈果愣住,有点后知后觉,一个星期又过去了。
她松了口说:“可以吃一个小时。”
小姑娘围着陈果欢呼雀跃,“陈果姐姐,你真的太好了,如果你能一直住在我家就好了。”
陈果笑了下,没有说话。
到了店里,陈果取完餐,把点的食物放在小姑娘面前。
“吃吧。”
小姑娘拿了个鸡腿递给陈果,“你也吃。”
陈果笑了下,摇摇头说:“你吃吧,我不爱吃。”
小姑娘一脸不信,“怎么可能。”
争执间,陈果放在桌边的手机震了下,以为是高玉红叫她回家,陈果给小姑娘使了个眼色,示意她快吃,然后拿起手机打开。
看见信息后,她脸上的表情突然凝固。
小姨:【方便见一面吗?】
陈果盯着这条信息看了有一分钟,然后才想起来确认真假,她点开姜忱的朋友圈,翻到一个月之前的内容。
是她。
陈果退出来,叫人:【小姨。】
对方立马回复:【我来天津了,能见你一面吗?】
陈果看了眼对面吃鸡腿吃得不亦乐乎的小姑娘,【现在吗?】
小姨:【嗯,你在哪里?我可以去接你。】
陈果平静多日的心底起了点涟漪,她发了个定位过去。
二十分钟后,一辆黑色的保姆车停在快餐店门口。
广场附近人比较多,姜忱没有下车,车门打开后,她对陈果说:“先上来吧。”
车里不止姜忱,除了司机还有三个人,神情很严肃,一直用打量的眼神盯着陈果,小姑娘吓得躲到陈果身后要回家。
陈果摸下她头发,“别怕。”
然后直接把她抱起来,坐进了车里。
车门关上,陈果环视了车里一圈,问姜忱:“我们去哪儿?”
姜忱一直看着陈果,她没想到再见面会是这个场景。
陈果怀里抱了个小女孩,小女孩背着书包,貌似很黏她,胳膊一直勾着陈果脖子,眼神怯怯的。
而陈果瘦了一大圈,看她的眼神平淡如水,没有埋怨,也没有喜悦。
姜忱抿下唇,有点无从说起,顿了会儿问:“你吃饭了吗?”
陈果应了一声,“嗯。”
小姑娘立马瞪大眼睛看她,贴在陈果耳边,小声说:“你骗人,你刚没吃。”
声音不大,可姜忱和陈果挨得很近,轻而易举听到,她转头对唐婧说:“先找个地方吃饭吧。”
唐婧脸色微变,想要提醒她,先办正事。
“我知道,先吃饭吧。”姜忱坚持。
唐婧抿抿唇,在附近的酒店里订了一个包间,但进去的只有姜忱一个人。
陈果看眼门口,问:“他们不吃吗?”
姜忱说:“他们在隔壁。”
陈果点下头,没有其他话了,但隔五分钟会看眼手机。
姜忱察觉到,问她:“怎么了?还有其他事?”
陈果摇摇头,说:“没有。”
坐在旁边的小姑娘忙提醒:“陈果,妈妈说天黑之前要回家。”
急得连姐姐都没叫。
姜忱被小姑娘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,她看眼陈果,问:“她是?”
陈果转头看了眼正皱眉瞪着自己的小孩儿,思考了下,说:“我妹妹。”
“真可爱。”
姜忱笑着哄她说:“天黑之前肯定把你们送回去,现在先吃饭,好不好?”
小姑娘抿下唇,虽不大情愿,可到底有点抵抗不住桌上美食的诱惑,就点了下头,“好,但要快一点。”
姜忱再次被逗笑,她保证道:“好的,一定。”
然后转头给陈果夹了块鱼肉,“多吃点,你瘦了不少。”
陈果嘴角动了下,“谢谢小姨。”
姜忱看着她,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,低头沉默了会儿,才问:“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?”
陈果筷子停了下,说:“带孩子。”
姜忱愣住,余光下意识地瞟了眼陈果身旁的小姑娘。
陈果把碗里的鱼肉吃完,她猜测姜忱大老远跑来找她肯定是有事,便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问:“小姨,你是因为我上学的事来的吗?”
姜忱看着她,“你想回上海继续读书吗?”
陈果沉默了。
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答案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
姜忱皱下眉,觉得很诧异:“你不知道?”
陈果嗯了声,平静道:“我爸妈都不在了,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,好像做什么都行。”
姜忱心口莫名有些堵,她看着陈果,解释:“抱歉,我前段时间在国外拍戏,你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没能帮上忙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陈果问了句:“芸姨和戴奶奶最近怎么样?还好吗?”
姜忱舔下嘴唇,“有件事,你可能误会了,我们并没有不要你。”
陈果不甚在意,“没关系,爸爸不在了,你们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继续照顾我。”
姜忱发现陈果现在对她们的误会很深,态度也不对,她没办法坐视不理,便开门见山直说:
“刚车上的三个人,一个是我经纪人,另外两个是律师,我今天过来就是带你回家的。”